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 > 项目成果

上海小三线建设五十年回眸 在等待战争爆发的日子里

收藏 分享 2014年12月05日 10:14
来源:社会科学报 作者:程洁 浏览:735 次 分享: 0 次

  1964年,由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决策发动了一场以战备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战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三线建设。上海小三线广大干部、工人、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民工在建设过程中表现出了不避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这是一笔值得发扬光大的宝贵精神财富。

  记者:在中国经济史上,三线建设是一次规模宏大的工业迁移,这次工业内迁的主要背景是什么?何为小三线建设?它与三线建设的关系是什么?

  徐有威:1964年,由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决策发动了一场以战备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战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三线建设。

  所谓三线地区,是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区的中西部地区。一线地区是东部沿海和边疆省区。在这场建设中,国家共投入2052亿资金和几百万人力,历时15年之久,在三线地区和一二线地区腹地,建设起了以国防工业、基础工业为主的近2000个大中型工厂、铁路、水电站、科研院所等基础部门。三线建设规模堪称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战略的空前壮举。

  三线建设的发动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北部的中苏边境地区,苏联陈兵几十万;西南部中印边境双方互存戒备;东南部台湾国民党当局妄图反攻大陆;南部美国侵越战争则正在升级。“要准备打仗”,除“第一线和第二线,要搞第三线”。毛泽东曾经拍案而起,限时限刻地排兵布阵。

  与此同时,毛泽东还指出,“沿海各省市都要搞点小三线,属于地方军工厂”。这里的小三线建设指相对内地西南和西北的大三线建设而言,在全国一、二线(沿海沿边)地区的腹地,依靠地方自筹资金,以战备为中心、以地方军工和工业交通设施为主的全国性经济建设战略。小三线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生产团级以下轻型武器和弹药,装备民兵和地方部队,同时也供应野战军,战时配合野战部队。

  小三线建设开始于1964年,调整并结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以来,小三线外贸产品达34种,累计创汇10亿多美元。小三线建设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以及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记者:三线建设地点都相对偏僻,这种建设方式为后来的企业经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不便,那么,小三线建设的这些弊端是否要少一点?小三线建设有哪些弊端以及积极意义?

  徐有威: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中,和全国范围的三线建设有相同之处,小三线建设的失误和教训不少。在确定产品方案时,只考虑战争时期军品的需要,而忽视了和平时期生产民品和工厂的发展。生产品种单一,和平时期“保军转民”调整产品结构困难;部分工厂进山太深,工厂布局过于分散,交通运输和厂际间的协作非常困难,产品成本高,经济效益差;部分工厂建在远离小城镇的山区,生产、生活、职工子女升学、就业非常困难,职工不安心工作;建设标准过低,生活福利设施未配套建设,投产后遗留问题较多;扩建了一大批项目,使地方军工建设规模急剧扩大,许多工厂在和平时期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新建的一批万吨TNT炸药厂全部停建,造成了大量浪费。

  记者:能否从选址、人数规模、工业性质等方面简要介绍一下上海小三线的情况?

  徐有威:上海小三线是在上述紧张的国际形势下,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国务院和毛泽东关于加强备战、巩固国防的战略部署,在安徽南部和浙江西部山区建设起来的以反坦克武器和生产高射武器为主的综合配套的后方工业基地。

  从1965年选点筹建开始,到1988年调整结束,前后历时24年,上海小三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各省市小三线中门类最全、人员最多、规模最大的一个以军工生产为主的综合性后方工业基地。

  上海小三线建设从1965年起,由上海工业、物资、建材、交运、卫生、电力等14个局所属65个单位包建开始,到1984年7月进行调整与交接前,共投资6.4亿元,在安徽南部的徽州、宣城、安庆三个专区和浙西临安县境内建成81家全民所有制独立单位。其中有54个工厂、2个运输队、1个变电所、3个物资供应站、5所医院和防疫站,5所中学、7家管理机关、1家计量所、1所干校和1个农场。上海小三线还建有厂附设小学39所和厂办集体事业单位38个。共有在册全民所有制职工57000余人,家属16000余人,集体所有制职工1500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7.5亿元(净值5.1亿元),国拨流动资金1亿多元。占地面积245万平方米,其中生产占用面积106万平方米。全体干部职工扎根山区,艰苦创业,积极贡献,到1987年,累计创造工业总产值54亿元,上交利税6.8亿元,约占收回投资的106%。上海小三线建设对于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上海小三线建设和发展期间,由于受到当年“左”的思想影响,加之受到林彪集团的干扰,小三线建设不可避免地留下了许多不易解决或无法弥补的缺憾,给国民经济建设造成一定损失。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急促上马,缺乏科学性。有些项目是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建成投产时因布局不合理不得不进行改建或扩建,造成浪费;有些项目为了追求速度,忽视工程质量,致使成为“豆腐渣”工程。二是顾此失彼,投资比例不协调。沿海老工业基地得不到更新改造投资,影响了其发挥带动、辐射作用;沿海港口设施陈旧落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三是远离城镇,依托山区,生产和生活设施不配套。小三线企业为了独立生存和发展,不得不追求自成体系,拨出资金建设商店、学校、医院等;同时,加之条件艰苦,管理不善,职工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和困难越积越多,职工难以安居乐业。

  上海小三线的建设和发展,既经过20世纪6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十年动乱时期,又经过粉碎“四人帮”、国民经济调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在它短暂的24年里,深深印上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痕迹。同时,上海小三线建设在上海之外的外省市军事工业基地,也是沿海大城市加强战备和国防建设的一次伟大实践,经历了沿海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和内地欠发达地区各方面的交流和交融。最后,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它以全面调整作为结局,走完了自己不平凡的历程。

  记者:当年支援三线的人员,有的“献完青春献子孙”,有的返城返乡,但是遭遇极大的待遇差距,这涉及人数约几千万,波及无数家庭。您可以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吗?今日皖南小三线的工厂是怎样一个情形?还有多少上海人选择留下,他们的心态如何,他们子女的选择又如何?

  徐有威:1988年上海81家小三线企事业单位全部移交给安徽和浙江地方政府,留在皖南和浙西山沟里的这些企事业单位,尤其是企业,在至今的26年中,可谓历经磨难。绝大部分企业因为种种原因而销声匿迹了。但是也有企业,在一代代人的不断拼搏下,凤凰再生,取得了辉煌业绩。以上海小三线的胜利水泥厂为成长背景的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最典型的范例。

  1997年10月21日,位于安徽芜湖的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挂牌上市,开创了中国水泥行业境外上市的先河。该公司主要从事水泥及商品熟料的生产和销售,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品牌供应商。海螺水泥产品多年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列,已经形成了集团化管理和国际化、区域化运作的经营管理新格局,成就了“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海螺”的美誉。

  1988年上海小三线八万多干部职工和家属,除极少数留在安徽和浙西外,其他全部撤回上海,开始了他们在上海故乡的第二次创业过程。在组织安排的新的工作岗位上,他们成为陌生的老上海。事实上,正如时任上海市国防科学工业办公室主任的李晓航所说,小三线锻炼了一批干部,都是优秀干部。他们在各个新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发扬小三线的干劲,天助自助,几十年来,取得了出色的业绩。

  记者:这些年,在您从事小三线研究和调研的过程中,有哪些印象最深刻或者最打动您的事情吗?

  徐有威:在多年研究上海小三线的过程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小三线干部员工的干群关系融洽。原上海险峰光学仪器厂党委副书记储瑛娣,在上海技校毕业后,于1970年23岁时去安徽旌德的险峰光学仪器厂工作。十多年后,从电话接线员做到党委副书记。在皖南山沟中,她和1000多名干部职工朝夕相处,荣辱与共,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储瑛娣告诉我,在险峰仪器厂的几十年中,大家都称呼她为小储,直到现在退休后见面还是这样称呼,非常亲切。1988年上海小三线调整后,她回到上海,调任上海电光器械厂党支部书记。在这个新单位,大家按她的头衔,称呼她为储书记,按理也没错,但是她一直感到很别扭。

  采访储瑛娣的一年多后,我们采访袁彩霞女士。她原为安徽涡阳县的农民,因和险峰厂工人结婚而进入险峰厂工作,随后撤回上海,成为那个时代的新上海人。在告诉我们她和上海小三线的缘分故事中,袁彩霞多次动情地提及原险峰厂党委副书记储瑛娣对她这位无亲无故的安徽女孩子的悉心关照。1988年险峰厂撤回上海后,她们彼此再也没有联系,但是袁彩霞始终记得这位能干体贴群众的书记。当我给她储瑛娣的现在联系方式,她极为高兴,马上和储瑛娣取得了联系!什么叫干部群众鱼水情,这个应该就是吧!

  鸣谢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小三线’建设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3&ZD097)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