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 > 项目成果

方忠:共同的文化根基为两岸产业提供对接基础

收藏 分享 2015年01月26日 09: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浏览:504 次 分享: 0 次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产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标志,其创造社会财富的形式已然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新一波动力,也引起众多学者、企业乃至各民间机构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近年来海峡两岸都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给予重点关注,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当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两岸文化产业之间交流日益紧密,对于文化产业领域间需求及利益诉求也更为紧密,合作空间也由原先单纯的区域性优势互补的自然需求上升为全球文化产业市场体系重构中融合,共同致力于构建双向、开放的文化消费市场,相互融合的文化生产系统。但由于各自文化产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在发展中,两岸文化产业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的一面。

两岸文化产业发展的共性

1.文化根基的同一性。文化产业的发展本身是依托内容产业,文化产品需要附上相应内容,价值才会得到相应提升。传统文化是当今文化发展的起点,文化产业创意实质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台湾与大陆之间本就是同根同种,两者之间有着特殊的史缘、地缘和血缘的关系。在海峡两岸移民史中,台湾民众大都是由闽粤等地移居过去的,两岸之间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活习性等之间有着共同特点,并逐步形成共同的文化特征。产业是发展途径,而文化则是产业之根。因此,要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只有在特定文化氛围中满足消费者特定的文化需求。当前两岸这种共同的文化根基,必然引发双方相似的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从而决定了两岸之间有着相似的文化产业消费市场及创意源泉,也为两岸文化产业的有效对接提供了基础。

2.扶持政策的连续性。作为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的前期发展是需要政府一定程度的扶持及政策支撑。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政策的制定方面,两岸都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支持,比较强调政策的稳定性及连续性,都注重依托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带动作用。台湾地区自2002年颁布“挑战2008: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之后,便将文化产业列为重大扶持产业之一,之后陆续推出各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涵盖构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机制、设置文化创意产业资源中心、发展艺术产业及媒体文化产业、台湾设计产业等推动措施,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产业发展内在驱动性的相似性。目前受全球经济剧烈变化的影响,海峡两岸经济都面临着产业发展效能欠缺困境,都面临着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压力。大陆经济正处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时期,由以往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而台湾原先是以制造业及技术发展为主的产业形态,但受全球化趋势的影响,造成岛内产业空心率和失业率高的情况,因此台湾也正向服务业或者知识经济附加值更高的产业转型,以此来重新激发经济发展潜能,进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成长及工作机会。而文化产业素有“城市面包器”之称,涵盖动漫、设计、工艺美术、会展等众多子产业,产业附加值高。发展文化产业可有效加快内部经济的转型,实现产业升级,因此,文化产业无疑成为两岸经济发展的重点,也是双方经济合作发展的下一波动力。

两岸文化产业发展的差异性

两岸拥有共同的文化传统,文化产业各具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差异性。

1.发展模式的差异性。大陆更多采取政府主导原则,是自上而下、政府主导的文化产业发展思路,而台湾地区则是典型的自下而上、社区主导的发展原则,即通过社区民众自主提案,梳理社区文化历史脉络,而后进行整体规划,并由当局给予相应资助及指导。台湾地区文化产业有着基于长期代工经验积淀所形成的人才和技术的优势,文化产业发展所依赖的民间基础较为扎实有序,而相比之下,文化产业在大陆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发展基础特别是民间基础还较为薄弱,因此在文化产业的发展初期,需要政府的引导,走“政府主导,业界专家论证,培育市场”的发展思路,文化产业的长期发展需要社会资本的介入和市场的成熟运作,要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就需要引入民间智慧。

2.文化市场体系规范程度的差异性。台湾地区市场经济发展较为成熟,其文化产业市场体系也较为规范,在员工素质、企业组织及产品销售方面具有较为成熟的经验,拥有众多的知名企业或品牌,具备较为完善的文化产业链,涵盖研发、制作、策划、营销等方面,能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创造经济效益的效率较高,有着创意、人才、营销等方面的“软实力”。相比之下,大陆文化产业拥有一定的文化资源优势和经济基础优势,有着资金、土地、市场及政策的“硬实力”,但文化市场体系还不规范,仍处于文化产业链的低端制造环节。

3.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及着眼点的差异性。两岸发展文化产业都比较强调通过建立或者扩大文化市场,达到经济转型升级的目的,但台湾地区发展文化产业比较偏向于强调传统文化的艺术性,以文化和艺术作为发展的核心,提升整体民众的文化素养,进而扩大文化市场。因此,台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较为注重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遗产项目,将其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基因库。大陆由于长期受GDP思维的影响,较注重文化产业所产生的经济价值。未来经济发展应是一种多元化的发展方式,是与文化融合的发展方式,因此对文化产业价值的考察应是一个全方位的考察,不仅要考察其经济价值,也要考察其文化价值;考察一个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不仅要考察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比,也要考察其是否提升了地区民众的文化素养。

总而言之,两岸文化产业交流及合作的不断深化是长期以来两岸文化交流和产业实践的需求和结果,也是提升中华文化全球能见度和竞争力的潜在动力。但随着两岸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往那种大陆提供市场或者资本,台湾地区提供创意的合作模式已不符合未来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发展的需求,无法有效实现文化产业链的平衡发展,因此未来两岸应着力于构建双向、开放的文化消费机制,形成两岸相互融合的文化再生产系统,才能提升两岸文化产业竞争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产业组织演进与未来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研究”(2012BJL03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