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 > 项目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成果选介(2015年7月)

收藏 分享 2015年09月06日 13:30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作者: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浏览:1943 次 分享: 0 次

  1.《西美尔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5月第1版)

  格奥尔格·西美尔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哲学、社会科学以及美学领域最重要的理论家之一,他在文化保守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之外,开创了理解现代性的“第三种视野”——审美现代性。该书以西美尔的审美现代性思想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个体审美体验以及审美悲情与救赎三个方面整体阐释了审美现代性的基本思想,继而从现代性诊断(现代日常生活的片段)、审美现代性体验、审美现代性的实现途径(人类困境中的审美救赎)、社会学美学等方面进一步诠释了其审美现代性方面的具体观点,指出了西美尔的审美现代性思想对于当下研究现代性问题的重要意义。

  作者赵岚,成都理工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研究、当代艺术创作和评论。

  2.《高速铁路与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7月第1版)

  高速铁路建设对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区域包容性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该书基于外部性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的基本思想,从交通基础设施对国家和区域发展的作用机理出发,深入分析研究了我国高速铁路在现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剖析了我国高速铁路与国家发展战略、高铁经济带、土地开发、服务质量、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互动关系,对于促进高速铁路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林晓言,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已出版专著《高速铁路服务质量与市场竞争》《交通投资效果定量评价》等多部。

  3.《英美民事诉讼的文化历史背景》(法律出版社,2015年7月第1版)

  该书在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探讨英美民事诉讼制度及证据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揭示了英国人的民族性格特征和诺曼入侵对英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影响,指出了英美普通法诉讼程序与衡平法诉讼程序并存、竞争、融合的复杂关系,同时详细介绍了英美民事诉讼、民事法院系统、法律从业人员的基本特征。全书通过对英美民事诉讼文化历史背景的深层次描述,清晰地揭示了英美法系在处理悖论问题上与大陆法系的根本差异,对于研究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杜闻,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事诉讼法、民事证据法、比较法律文化等。已出版专著《民事再审程序研究》。

  4.《美国崛起的制度基础——美国进步时代法制变革》(法律出版社,2015年6月第1版)

  该书通过对美国进步时代存在的诸多社会问题的分析,深刻阐释了产生这些社会弊端的制度原因,进而指出正是通过对政府腐败预防、工伤事故解决机制与福利国家、公司体制转型、司法理念变革以及法律教育体制改革等几个重点领域的法制变革,使美国逐步消除了工业化后期发展的障碍,加速了其在20世纪的崛起。全书通过对美国进步时代法制变革的研究,充分揭示了现代大国崛起过程中法制变革扮演的重要角色,对于理解当今中国法制变革的发展方向和制度创新,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作者曹茂君,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学方法论、西方法理学。已出版专著《法学导论》。

  5.《翰林与明代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7月第1版)

  翰林制度作为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职官制度,在明代的政治生活中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该书在对明代翰林制度演变、组织和建置职掌问题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明代翰林的来源,翰林与庶吉士、内阁的关系,翰林与皇帝的关系,翰林与宦官的关系,以及对翰林制度积弊的集中反思与整顿等几个方面,对翰林在明代国家政权体系中的作用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梳理和把握,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作者包诗卿,华东师范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政治史、社会文化史。

  6.《近代中国的不吸纸烟运动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3月第1版)

  该书从不吸纸烟运动这一独特的视角来考察近代中国国家与民众关系的塑造和转变过程,通过从报纸、档案、回忆录等材料中辑录史料,重构了晚清到民国时期三次不吸纸烟运动的来龙去脉,并详述了这三次运动的言论、组织和开展过程,将其与更大的历史背景联系起来,以小见大,从局部考察整体,最后落脚在近代中国精英和政府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定义和塑造。全书虽然从不吸纸烟运动出发,却没有受这一主题限制,而以此为线索,将政治动员、国民教育、日常生活规训、卫生观念的演进、烟草业经济发展、政府税收管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民族主义思潮等几个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作者刘文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中国政治与日常生活的互动关系。

  7.《柯林武德史学理论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6月第1版)

  该书将柯林武德置于20世纪西方社会背景与学术语境中,结合历史知识性质问题、历史解释问题与历史认识客观性问题来阐释其史学理论体系,从纵向(按研究对象区分的史学理论研究方式的更替)和横向(按研究问题整理的不同史学理论流派间的争论)梳理与评价了20世纪西方史学理论发展中各种史学理论流派频繁交流交融交锋的总体状况,并探讨了西方史学理论的当代发展趋势。

  作者张作成,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史学理论。

  8.《新疆古代毛织品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6月第1版)

  该书将新疆出土的毛纺织品置于中国古代历史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概述了新疆各地出土的各个时期毛织品的基本特点,介绍了其羊毛质地和染料的科学检验结果,分析了毛织品的纺捻技术和组织结构,还对具有新疆特点的缂毛及地毯列出专章叙述,对毛织品的图案纹样进行了分类探讨。全书附有200多幅精美插图,尤其是毛织品的实物照片,都是十分难得的资料。同时,该书通过将新疆古代毛织品与周边出土毛织品进行对比,阐明了丝绸之路在推动东西方经济、技术和审美观的交融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贾应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新疆出土毛织品和新疆佛教壁画。已出版专著《新疆佛教壁画的历史学研究》。

  9.《丰镐地区西周墓葬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6月第1版)

  该书对丰镐地区西周墓葬出土的陶器进行了类型学分析,并结合地层关系和陶器在墓葬中的共存关系,将丰镐地区西周墓葬划分为六期,以分期为线索对该地区西周墓葬出土的陶器进行了文化因素分析,并考察了墓葬形制结构、葬式、各类随葬品、殉祭遗存等方面特征的历时性变化,进而总结出丰镐地区西周墓葬在主要特征方面存在着两个变革期。同时,该书根据历年来丰镐地区发掘的西周墓葬在空间上的集结情况,以及墓葬在主要特征方面的差异,将该地区西周墓葬分为十一个墓区,指出沣西A区主要是周人墓葬,沣西C区主要是殷遗民墓葬。全书还对墓葬进行了等级划分,从等级的角度考察了周人和殷遗民社会地位的差别,指出周人社会地位整体上较殷遗民高,周人与殷遗民在埋葬习俗上各自采用自己的方式彰显身份地位,这对于揭示丰镐地区墓葬的总体特征及其文化因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礼艳,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商周考古和东北考古研究。

  10.《夏商西周中原的北方系青铜器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5月第1版)

  该书以夏商西周时期(公元前20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后半段)中原文化分布区域的北方系青铜器作为考察对象,从中原文化的视角出发,对三代中原文化范围内可辨识出的所有类别的北方系青铜器(连炳刀、竖銎器、横銎器、短剑、铜镜、车马器、容器、装饰品等)作出全景式、多角度的研究,介绍了各类器物的发现、年代、形制及基本特征,分析了各类器物在中原地区的具体分布,探讨了各类器物与北方文化的关系,最后从阶段性、发生途径和影响人群三个方面具体概括了各类北方系青铜器对中原文化的深远影响。

  作者韩金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史前考古、北方青铜时代考古和早期长城等。

  11.《当代人口较少民族文学的审美观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6月第1版)

  “人口较少民族文学”是目前我国多民族文学研究中非常薄弱的一环。该书着重从口头传统与书面文学创作、母语思维与汉语写作、“跨文类”写作或文类探索、民间话语资源或“再民间化”、空间书写与风景修辞几个方面,对当代人口较少民族文学现代性转型过程中生成的诸多特殊地方性审美现象及其叙事经验加以理论概括和实践总结,对当代人口较少民族文学的审美生成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探源性的研究,呈现了该类型文学与其他类型文学的某些非规约性特征。

  作者李长中,阜阳师范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已出版专著《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等多部。

  12.《德国精神的向度变型——以尼采、歌德、席勒的现代中国接受为中心》(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5月第1版)

  该书选择以尼采、歌德、席勒三位德国文学大师及其代表作在中国的接受史作为研究对象,以期以小见大,形象地展现外来文化对中国现代性建构的种种影响。上篇主要集中描述尼采、歌德、席勒的学说思想在中国的多元接受路径,并深刻揭示了德国资源输入现代中国时复杂的政治社会语境;下篇则聚焦前述三位作者的名篇——《苏鲁支语录》《浮士德》《威廉·退尔》形成的“文学镜像”,及其在现代中国的象征意义。最后,通过总结德国文学进入现代中国语境的规律性因素,揭示“诗人巨象”与“文学镜像”的二元互补维度,强调“德诗东渐”对受众主体的规定性而造成的接受维度的变形,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主体原则与资源向度”的内在关系,追问思想创造、自成系统的核心关节所在。

  作者叶隽,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古典文学、知识史与侨易学等。已出版专著《变创与渐常——侨易学的观念》《德国学理论初探》等多部。

  13.《明清文化传播与商业互动研究——以徽州出版与徽商为中心》(学习出版社,2015年6月第1版)

  该书将明清时期徽州出版与徽商两者之间的关系置于文化传播与商业互动的背景下作历史性审视,揭示了经济发展与文化创新、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播主体变化、商业发展与传播商业化、商人文化自觉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系。全书在微观层面,分别以明中后期、清前中期、清后期为时间分段,选择代表性的徽商刻书作个案研究,揭示徽商及其文化传播活动的基本特征;在中观层面,以徽州官刻、家刻、坊刻、书贾、刻工及徽商的互动关系为中心进行专题研究;在宏观层面,从徽商、徽刻与其他区域刻书互动的视角,考察了明清商业与文化的传播、嬗变和重构,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明清文化传播与商业经济互动的内在机制。该书提出的“明清徽州文化传播商业化”的概念,及其实现路径、形式、规模和影响的探讨,对于推动当前文化传播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作者秦宗财,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