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 > 项目成果

“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研究”成果简介

收藏 分享 2015年07月23日 16:12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浏览:744 次 分享: 0 次

  苏州大学郭彩琴教授主持并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研究”(课题批准号:BGA090017)。课题组主要成员宋国英、郑芸、魏晓锋、陈忠、顾志平、唐祥珍、刘玉娟、夏志文、杨川林、陈燕、石磊、于帅、吴常歌、郭子涵等。

  一、内容与方法

  (一)内容

  本课题把城乡教育一体化实践作为研究活动的逻辑起点,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论基础、思想资源与城乡教育一体化实践模式作为主要内容,以江苏省苏南地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重点思考对象,以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体系为研究关键点,形成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为一体的研究框架。

  1.城乡教育一体化实践的基础理论与思想资源研究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理论、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实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它们一方面为实践提供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思想,它们共同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实践与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与重要理论支撑。

  西方教育公平理论、西方空间理论、西方城乡关系理论等西方相关理论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实践的重要思想资源。通过研究,我们认为西方教育公平理论、社会空间理论、城乡关系理论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实践提供了新的启发,也为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更为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研究拓展了多元、立体视角。

  2.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价值诉求与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城乡教育一体化实践具有价值导向性,价值诉求决定了一体化的内容与一体化水平。以人为本、教育公平与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实践的价值追求,也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实践的价值导向。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本课题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借鉴其他研究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定衡量苏南地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可以为具体分析苏南地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程度提供评价标准与操作指导。本课题从研究城乡教育一体化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指标体系的应用等视角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又对苏南地区城乡教育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评与分析。

  3.城乡教育一体化实践模式具体研究

  本课题在借鉴社会发展模式的基本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内涵、功能以及基本构成要素。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都离不开活生生的教育实践。各地城乡教育一体化实践模式是基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而形成的。通过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我们还认为任何一种一体化发展模式都是由特定的因素所构成,包括主体性因素、客体性因素与中介性因素。这些因素的差异性以及由此所形成的不同结构,导致了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4.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体系研究

  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不是单一指标的线性发展目标战略,而是一个包含多个有机联系的、数量与质量辩证统一的发展战略目标体系。具体而言,其发展战略体系包括学校空间布局的城乡一体化战略目标;教育资源的城乡一体化配置战略目标;教师队伍建设的城乡一体化战略目标;教育质量评价的城乡一体化战略目标。上述四个方面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5.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条件研究

  主要从教育政策的科学制定等教育发展内部要素入手,通过重点分析经济、文化、政治等教育发展所要依托的外部条,进一步证明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具有综合性与系统性特点。因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需要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参与加以实施。

  6.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实施的保障机制研究

  由于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具有内在与外在条件性,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从实施条件可知,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必须建立综合机制,才能够真正得以实施。政府政策保障、经济投入保障、文化建设保障等重要机制的构建与相应功能的发挥,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从理想变为现实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二)研究方法

  为了研究活动的顺利进行,本课题组一方面需要阅读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明确城乡教育一体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充分整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形成研究成果中必不可少的、丰富的思想资源。另一方面,以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为核心的苏南地区为点,进行社会调查,收集相关的第一手资料,描述其城乡一体化实践过程中具备的社会基础与具体操作手段,总结本地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经验,分析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为提炼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战略体系、分析研究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实施条件、构建保障机制积累厚实的实践基础与思想资源。因此,研究活动中,我们采用了下列基本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查阅文献资料,包括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国家、省、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等重要文件,国家、省、市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等重要法律、法规,国家、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年鉴以及其他相关文字材料。同时,还大量查阅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领域所形成的相关研究成果,积累丰富的研究资料。

  2.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等方法收集相关资料。为了掌握苏南地区城乡教育一体化实践的基本情况,本课题组实施了“488”社会调查工程,即选择苏南地区4个城市(除了苏州、无锡、常州以外,还把镇江市作为调查对象)的4个教育局、4个政策研究室;8所学校(每个城市城乡各1所)、8个社区(每个城市城乡各1个)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我们首先调查了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个地级市教育局相关领导与工作人员,又对四个地级市下属的相关县市教育局进行了调查,收集了相关市县域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数据。尤其对无锡市下属的宜兴、江阴、新区的教育局进行重点座谈,就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以及义务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度访谈。对常州市武进区各乡镇有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数据都进行了详实的录入与分析。对苏州高新区、工业园区、吴中区、相城区、姑苏区等区域社区教育状况进行广泛深入调查,其中苏州市工业园区胜浦街道、苏州高区枫桥街道、苏州市吴中区横泾街道等区域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过程进行了重点调查,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城乡社区教育一体化的第一手资料,为苏南地区城乡教育一体化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准备了基础性条件。

  3.实证分析法

  实证研究是一个“分析—解释”框架,科学理论的功能之一就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实做出合理的解释,没有理论假设和对假设的证明,就不是一个分析性框架,而只是一个描述性框架。[1]这种解释一定是实然判断,而不是应然判断。本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对收集的相关信息进行比较分析,论证影响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与水平的主要因素,进而形成具有逻辑性与现实性的研究结论。同时,在调查研究基础上,采用数学分析方法进行理论阐述,形成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论框架。

  二、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1.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具有“高目标、好成效”的特色

  按照城乡教育一体化测量指标,苏南城乡教育一体化程度均超过100,即从总体而言,苏南地区城乡教育已经趋于一体化。不仅如此,农村学校人均基础设施等硬性条件已经超过城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苏南模式,具有起点高、成效好的特色。这些特色不仅在其独特的做法与操作方式,更在于其做法、操作方式背后的基本条件。

  基本条件可以分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内部条件就是教育系统内部所包含的相关条件,包括教育基础条件、教育政策条件等。苏南地区城乡教育一体化实施具有较高的基础条件,尤其是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都达到现代化标准,城乡教育高位均衡是决定苏南地区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目标的基础性条件。苏南地区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目标,建立在城乡教育现代化目标已经实现的基础上。城乡教育现代化是苏南地区城乡教育一体化高起点条件,它为高目标的设定、高成效的出现打下坚实的教育基础。

  高目标、高成效与苏南特有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条件之间紧密相联系。苏南经济发展为教育良性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外部条件。这一外部条件不仅表现为经济发展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供足够的经费,还在于经济发展需要城乡一体化的教育支持。此外,苏南具有基层平等民主的政治传统、崇文重教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文化为城乡教育一体化高层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2.教育硬件城乡一体化程度高于教育软件一体化成度

  2012年度苏州市城乡教育一体化程度总指数为106.5,其中教育机会城乡一体化程度得分占该项指数的104.4%,办学条件城乡一体化程度为125.73%,城乡教育队伍建设一体化程度为92%,教育质量城乡教育一体化程度为96.3%。假设城乡教育发展绝对平等,如果城市为100,农村也是100,用百分比表示就是100%。如果城市为100,农村超过100,说明城乡教育逆一体化,即农村教育条件好于城市。上述数据表明,苏州城乡教育发展过程中,办学条件等硬件实施,农村超过城市,而教育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等软件仍然是城市优于农村。办学条件、经费投入等硬件对城乡一体化的贡献程度远远高于教师队伍建设与教育质量这两项内容的城乡一体化程度。无锡、常州的数据与苏州的数据相似,都呈现硬件指标高于软件指标的特点。

  这一特点说明,苏南地区城乡教育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对农村教育事业的经费投入比较多。而政府经费投入主要用于校舍条件改善、学生学习设备等硬件建设领域。随着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农村学校硬件建设呈现标准化、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发展趋势。而城市有些学校由于空间位置的制约,反而呈现相对落后的特点。但是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质量等软件要素,城乡之间仍然存在差距,城市软条件仍然高于农村软条件。因此,城乡教育软条件一体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3.城乡教育一体化客观数据高于城乡教育一体化主观数据

  城乡教育一体化测评指标体系主要测量可以量化的比较客观的数据。苏南地区测得的相关数据都在100以上,即在城乡总体一体化基础上,农村教育硬条件好于城市。而城乡民众关于城乡教育一体化主观满意度的数据,出现不同情况,城市满意度普遍高于农村满意度。

  城乡教育一体化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苏南地区城市教育满意度为3.92分(满分为5分),农村3.47分,城乡之间的差距为0.45分。如果把这两个数据转化为一体化指数,即3.47/3.92,那么其得分约等于0.89。这进一步说明,城乡教育一体化实践及其现状,在城乡民众心中存在不同的态度。

  4.城乡教育一体化知晓度与满意度差异性呈现群体差异性

  城乡教育一体化知晓度与满意度的测量结果显示,城乡不同群体之间存在差异性。城乡教师知晓度、满意度平均差距为0.44分,学生为1.33分,家长为0.18分。教师、学生、家长群体满意度差异都表现为城市高于农村。其中,学生之间差距最大,其次是教师,最后是家长。

  就学生而言,农村学生得分比城市学生低1.33分。这一得分差距主要体现在对“上学距离”与“择校”两项的满意度。其中学校距离的满意度为2.82分,属于中等偏低水平。对择校的满意度为2.80分,也属于中等偏低状态。这说明,农村学生对上学距离、学校之间存在等级现象以及择校现状比较不满。

  就教师而言,农村学校教师知晓度、满意度得分最低的是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看法,只有3.14,其次是学校内部条件与教师交流制度,分别得3.23分和3.20分。城市教师相对不满意的是绩效工资制度与教师交流制度,分别是3.51分与3.65分,都属于中等满意度。

  就家长而言,两者之间差距比较小。城乡家长最满意的都是家校联系方式的现代化,其得分分别为4.03分与4.04分。城乡家长共同对择校现象不满意,其满意度最低,分别是3.26分、3.54分。这说明,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家长或者民众对择校现象都相对不满意,而城市家长比农村家长的不满意度更大。城乡比较而言,农村家长与公众对农村教育硬件变化感受比较深。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农村学校合并与重建现象比比皆是。新学校现的现代化教育设备、优美的校园环境成为当地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经济建设、文化繁荣的重要标志。农村家长、民众对此比较满意。

  5.城乡教育一体化实践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一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实践中制度困境。城乡教育一体化涉及财政投入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等社会治理制度。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实践中动力障碍。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需求内在需求力与外在推动力之间失衡现象时有发生。政府外在推动力大于民间(包括学校在内)内在需求力的现象比较普遍。

  三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实践中利益博弈困境。实现教育公平与提高教育质量之间存在的矛盾现象表现为不同学习群体之间的利益博弈问题;城乡学校空间布局一体化过程中学生“平等就近入学”权力的保障与房地产商、地方政府经济效益提高之间的利益博弈。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客观上出现的各种利益博弈,折射着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不同价值追求。

  (二)建议

  1.加强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创新,构建与城乡一体化、城乡教育一体化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教师流动制度、土地征用制度。

  2.调动各类教育主体的积极性,整合全社会各种力量,形成政府主导,学校与教育机构为主体,各社会成员积极参与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机制,提高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水平与质量。

  3.以公平与和谐为价值诉求,正确处理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发展,推动城乡社会和谐进步,实现城乡教育与城乡社会一体化的实质性进程。

  4.加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相关法律建设,用法律来规范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各利益主体的行为,体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实践中的法治价值。

  [1] 冯向东.从默顿的博士论文看实证研究方法[J].学园,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