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导论(第2版)

浏览:55收藏:3赞:4

作品名称:逻辑学导论(第2版)

作者:陈波

学科:哲学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推荐图片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新型的逻辑教科书,属“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适合于大学文理科的逻辑教学。它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讨论了数理逻辑、传统逻辑、归纳逻辑和非形式逻辑的核心内容。全书正文由六章组成,分别是:逻辑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科学、命题逻辑、词项逻辑、谓词逻辑、归纳逻辑、非形式逻辑。各章后面有思考题和练习题,书末附有“综合练习100题”、“附录:形式化方法和形式系统”,以及“推荐阅读书目”。

目录:

目  录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章   逻辑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科学

第一节  “逻辑”的词源和词义

一、“逻辑”的古希腊词源

二、逻辑学的历史和现状

三、逻辑学的对象:推理和论证

第二节  命题分析和逻辑类型

一、语句、命题、陈述、判断与真值

二、复合命题和命题逻辑

三、直言命题和词项逻辑

四、个体词、谓词和量化逻辑

五、变异逻辑、扩充逻辑和元逻辑

第三节 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

一、推理的形式结构

二、推理形式的有效性

三、日常思维中的推理与论证

第四节  逻辑学和理性精神

一、同一律

二、矛盾律

三、排中律

四、充足理由律

思考题

练习题

第二章   命题逻辑

第一节  日常联结词和复合命题

一、联言命题

二、选言命题

三、假言命题

四、负命题

第二节  真值联结词  真值形式

一、从日常联结词到真值联结词

二、真值形式  指派和赋值

三、否定

四、合取

五、析取

六、蕴涵

七、等值

八、自然语言中复合命题的符号化

第三节 重言式及其判定方法

一、重言式

二、真值表方法

三、归谬赋值法

四、树形图方法

第四节 重言蕴涵式和重言等值式

一、推理的形式结构  重言蕴涵式

二、重言等值式  置换规则

第五节 命题逻辑的自然推理

一、PN推演规则

二、PN定理及其证明

三、PN有前提推演

第六节  命题逻辑的扩充系统——广义模态逻辑*

一、模态逻辑概述

二、模态命题逻辑系统T

第七节  命题逻辑的综合应用

思考题

练习题

第三章 词项逻辑

第一节  直言命题

一、直言命题的结构和类型

二、直言命题的主谓项关系

三、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

四、直言命题中词项的周延性

第二节  直接推理

一、换质法

二、换位法

三、换质位法

四、对当关系推理

第三节  三段论

一、三段论的定义  格与式

二、三段论的一般规则和特殊规则

三、三段论的还原与公理化

四、三段论的非标准形式

第四节  直言命题的存在含义问题*

第五节  文恩图解法*

第六节  词项逻辑的综合应用

本章提要

思考题

练习题

第四章   谓词逻辑

第一节  个体词  性质谓词  量词

一、个体词

二、一元谓词和性质  原子公式

三、量词和量化公式

四、日常语言中性质命题的符号化

第二节   关系谓词  重叠量化  二元关系的性质

一、关系谓词  量词的重叠  重叠量化式

二、日常语言中关系命题的符号化

三、二元关系的若干性质  排序问题

第三节   模型和赋值  普遍有效式

一、模型和赋值

二、普遍有效式

第四节   普遍有效式的判定问题

一、树形图方法

二、证明非普遍有效性的方法

第五节   谓词逻辑的自然推理

一、QN推演规则

二、QN定理及其证明

三、QN有前提推演

第六节  应用特例:摹状词分析*

思考题

练习题

第五章   归纳逻辑

第一节  什么是归纳推理?

第二节  简单枚举法

一、什么是简单枚举法

二、变化形式:科学归纳法

三、极限形式:完全归纳法

第三节  排除归纳法

一、因果关系的特点

二、求同法

三、求异法

四、求同求异并用法

五、共变法

六、剩余法

第四节  类比推理

一、类比推理

二、模拟方法

三、比较方法

第五节  假说演绎法

一、起点:问题和困境

二、形成假说:溯因推理

三、从假说推出观察结论

四、验证假说:证实和证伪

五、科学假说的评价标准

第六节   概率、统计推理*

一、基本概念

二、概率的三种解释

三、概率演算

四、统计推理

五、警惕“精确”数字陷阱

第七节  归纳方法是合理的吗?*

一、老归纳之谜:休谟问题及其回答

二、新归纳之谜:绿蓝悖论及其解决

第八节  归纳逻辑的综合应用

思考题

练习题

第六章   非形式逻辑

第一节  定义理论

一、词项的内涵和外延

二、定义的结构

三、定义的种类

四、定义的规则

五、定义的作用

第二节  论证理论

一、论证的识别

二、论证的评价

三、论证的建构

第三节  谬误理论

一、形式谬误

二、非形式谬误

(一)歧义性谬误

(二)假设性谬误

(三)关联性谬误

思考题

练习题

综合练习100题

附录  形式化方法和形式系统


推荐理由: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

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