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110周年校庆科学报告会暨学术文化周

会议关键词:复旦;科学报告;学术文化

会议召开日期:2015/5/19

会议截止日期:2015/5/19

会议主办方: 复旦大学

会 议 地 点:复旦大学光华楼点击查看会议地点周边情况

会议状态: 已结束


会议简介

  5月19日下午,复旦大学庆祝建校110周年第49届科学报告会暨学术文化周开幕式在光华楼隆重举行。


会议详情

  复旦110周年校庆科学报告会暨学术文化周开幕

    5月19日下午,复旦大学庆祝建校110周年第49届科学报告会暨学术文化周开幕式在光华楼隆重举行。本届报告会由常务副校长陈晓漫主持、校党委副书记刘承功出席报告会。来自学校相关院系师生和复旦附中部分班级的同学,总计400余人参加报告会。

  校庆科学报告会是复旦大学最大规模的学术交流活动,每年邀请来自文、理、医、工学科的四位学者与复旦师生、以及部分复旦附中高中生分享前沿成果和治学感悟。这一学术传统肇始于1954年。时任校长的陈望道提出,校庆种种活动,以促进科学研究为中心。此后,校庆科学报告会成为复旦大学的学术盛宴。

  左起:陈诗一、郑耿锋、朱剑虹、杨珉经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评议、推选,本届报告会由经济学院陈诗一教授、先进材料实验室郑耿锋教授、华山医院朱剑虹教授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杨珉副教授发表主题演讲,解析各学科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交流学术心得和成长体会。

  经济学院陈诗一教授以《环境问题与中国经济转型》为题第一个发表演讲。他从六个角度阐述了新常态的背景下,什么样的政策会对中国的经济转型有利。他指出,环境政策不仅局限在国内,在“一带一路”这样一个“走出去”的过程中,环保思想应贯穿规划始终,要借鉴、制定很高的环境标准,生态文明应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文明的建设之中,只有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政策制定,才能最终推动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

  第二位演讲者先进材料实验室和化学系的郑耿锋教授做了题为《能源化学与新材料》的报告。他介绍了课题组以制备更高稳定性且廉价易得的材料为目的,展开的三个方向的研究,课题组研究的铅卤型的太阳能电池,这是近年来世界上发现的一种重要且很有价值潜力的材料。据介绍,课题组正尝试通过光电转换制作“人工视网膜”,即在纳米线和神经网络组成的界面上,像太阳能电池一样产生电子和空穴,通过纳米线转入和表达信号的过程,使神经细胞产生光学信号。

  第三位演讲者是华山医院的朱剑虹教授,他的演讲题目为《科学与医学——细胞的光华》。在朱老师看来,细胞是科学和医学最好的桥梁,他的一部分研究就着眼于细胞治疗和细胞置换体系。他认为,伦理跟科学是同时进步的,一个好的技术,社会认可它就会发展。科学中的东西用于临床,精准很重要,所以不能急于求成,要慢慢把科学技术引入到临床上去。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杨珉副教授带来了题为《隐私消亡的移动互联时代?》的报告。杨老师围绕个人隐私安全问题展开,以多个实例介绍了隐私泄露的一些渠道和后果。他指出,尽管移动平台从技术上提供了很多安全机制以保护隐私,但作为用户的我们对于安卓系统后的百余个敏感数据将被如何利用一无所知。演讲中他深情的回顾了自己的学术历程。

  四位学者演讲结束后,详细回答了现场师生的提问。陈晓漫常务副校长为四位学者颁发了有许宁生校长签名的演讲纪念品,并合影留念。校庆科学报告会拉开了学术文化周的大幕。今年的复旦校庆学术文化周期间,还将举行上海论坛2015、跨学科专场学术报告会等精彩纷呈活动。


相似会议